配资股票的合法平台有什么 58同城胡迪: 拆解安居乐业背后的底层逻辑「学者专访」
初见胡迪,爽朗的笑声让人印象深刻配资股票的合法平台有什么,浑身透着自信与亲和。但最引人注目的,是她左手腕上叠戴的手表与数串风格各异的珠串:温润的檀木佛珠、剔透的水晶、鲜艳的红绳……这些看似矛盾的配饰在她腕间和谐共存,恰如她本人的多面性——既是雷厉风行的企业舵手,也是热爱生活的细节控。
而当视线转向她的职业履历,这种反差感更显强烈:58同城最年轻的核心高管、集团业务总裁,执掌覆盖中国及欧美市场的庞大业务版图。从产品生态构建,到集团年度投放预算的战略分配;从新车事业群的从零孵化,到MCN新媒体矩阵的流量破局——这位90后女性以惊人的执行力,推动着这家老牌互联网企业在数字经济浪潮中持续裂变。
本期【学者专访】,我们对话三期学者胡迪,从2012年加入58同城,到如今统率核心业务线实现连续7年业绩增长,胡迪的成长轨迹不仅是一部个人奋斗史,更折射出中国互联网产业下沉化、全球化进程中的女性领导力觉醒。
做一名永恒的破壁者与学习者
您身上有很多身份标签,58集团业务总裁/58最年轻的高管/自媒体博主胡迪同学或者其他,您最认同哪一个?为什么?
胡迪:若说最认同的标签,或许是“胡迪同学”这个称呼。它承载着我对这个时代的理解——真正的领导者,首先是永恒的破壁者与学习者。
其一,永远保持学习者的姿态。市场瞬息万变,唯有以归零心态清空存量认知,向用户学、向团队学、向数据学,才能在技术革命浪潮中校准航向。
其二,做价值创造的“同学”。“同学”意味着在颠覆性变革中,以谦卑联结他人:与Z世代员工共探新商业逻辑,与跨界伙伴重构行业生态,与全球用户共创价值。
这个时代从不缺少头衔,但稀缺的是在高速迭代中保持认知的“动态平衡”。而“胡迪同学”这个身份,让我在纷繁角色中始终锚定初心——以学习者的赤诚,做价值创造的同行者。
2012年,您通过《非你莫属》节目获得加入58同城的机会,当时是什么吸引您选择58同城?
胡迪:十三年前在《非你莫属》的舞台上选择58同城,源于一个朴素的共鸣:我想加入真正为普通人解决生活难题的团队,这种吸引力来自三重维度。
第一是掌舵者的温度。当创始人姚劲波先生说“要让普通人找房子、找工作不再难”时,那种对民生需求的敏锐洞察与赤诚愿景,让我看到互联网的温度——科技不该是冰冷的效率机器,而应是生活褶皱里的显微镜与缝合针。
二是平台的“泥土基因”。58同城扎根于中国城市化进程中最真实的烟火气:蓝领求职、小微搬迁、本地服务……这些被巨头忽视的“低附加值”场景,恰恰是社会毛细血管中最坚韧的生命力。
第三是时代的邀约。2012年正值互联网破晓时刻,我意识到:当技术革命遇见最厚重的民生需求,必将催生指数级的社会价值创新。这种“科技向实”的浪潮,至今仍推动着我们向产业深处进发。
您在58同城的早期工作经历中,如何通过自我驱动实现快速成长?您认为自己最强大的内在动力是什么?
胡迪:我的快速成长源于最朴素的行动哲学:用双手丈量问题,用双脚连接战场。
若问最深的动力,还是源于对平台使命的坚守——托起亿万家庭的安居乐业。所谓成长,就是把价值信念转化为解题行动。
在58同城的体系中,哪些资源或文化真正帮助了您的成长?
胡迪:58体系中最滋养我成长的,正是 “用户第一”价值观落地的土壤与工具。这种文化不只要求我们倾听用户,更构建了一套让用户痛点推动系统进化的闭环机制。
在推动产品和服务升级的过程中,我们锚定“聚焦用户体验带动增长”的理念,打造了一套用户原声的“造血系统”。“原声平台”围绕用户体验建立了全网用户反馈跟踪机制,希望通过全网渠道来收集用户反馈,并作为产品、服务升级的方向。“原声平台”自搭建以来,累计收到了数万条用户体验反馈信息,并形成相应报告反馈给各业务线跟进办理,赋予了原声平台以生命力,撬动了58同城生态治理的大提升。
当用户声音成为企业血液循环的核心动力时,个人成长不过是顺势而为。
关注到在25年年初开始58同城在品牌营销层面有一些变化和动作,可以介绍一下58最新的品牌理念么?
胡迪:58同城经过19年的发展,已经将“国内领先的生活服务平台”这一品牌认知烙印在国民心智中,58的业务能够覆盖生活服务的多个领域,从招聘到房产、汽车再到本地生活服务等,这种全场景服务模式在行业中形成了广泛的用户覆盖和强大的用户粘性。当前阶段我们并不缺乏品牌知名度,而是重点关注通过品牌信息的优化,促使用户考虑度的全面提升,提升转化效率,为后续的转化链路打下基础。
在今年春节推出了“58同城 事事可成”的品牌全新口号,就是对 “用户第一” 价值观的年轻化表达。“事事可成” 既延续了平台解决生活难题的实用性,又用更积极的情感共鸣替代了传统工具属性的表达;而签约国民级代言人,是为了在不同年龄层用户中强化 “可靠、亲近” 的品牌认知,让老用户觉得熟悉,新用户感到亲切。说到底,品牌焕新不是脱离根基的颠覆,而是用更精准的表达、更贴近用户的方式,让 “安居乐业” 的初心在不同时代背景下都能被清晰感知,这才是老牌平台持续生长的核心逻辑。
当前AI技术正在重构生活服务业格局,58同城作为拥有20年积淀的平台,您认为老牌企业如何将先发场景优势转化为新时代竞争力?
胡迪:新时代的机遇在于:让AI从技术神话落地为生产力革命。面对生活服务业不足10%的数字化率,58同城的焕新路径聚焦三个核心:
第一,做200余个民生场景的AI转化器。当行业追逐通用模型时,我们专注将AI炼成劳动者的生产工具:家政人员用智能派单增收30%,维修师傅靠AI诊断提效46%,房产经纪借自动化工具实现凌晨三点签单。技术价值由劳动者增收实效定义。
第二,打造“开箱即用”的产业解决方案。针对小微商家内容创作困境,“大师兄AI”实现填空式短视频生成;应对制造业急招需求,“AI面试”将蓝领到岗周期压缩60%。让10万中小商户用得起、用得好AI工具。
第三,构建全员参与的创新生态。我们在内部推行“AI创想合伙人”机制,挖掘创新机会、发现优秀人才、打造AI创新生态,让每位员工都能成为AI应用创新的参与者与推动者。
老牌企业的生机,在于将技术红利转化为一线生产力的提升。58同城的使命很明确:让AI成为每个劳动者对抗效率瓶颈的标准装备。
女性角色已从‘服务提供者’
蜕变为‘行业定义者’
您如何定义自己的领导风格?
胡迪:我的领导风格可概括为“脚手架式管理”——不为团队盖高楼,但帮他们搭够得着星辰的阶梯。做问题拆解的“织网者”,面对复杂业务,我习惯把大目标拆成多个场景小模块,特别是大的整合营销战役,让品牌市场、产品、技术、运营、新媒体等各团队形成组合拳,让复杂问题在协同中变简单。
同时日常激活团队创新动能,让能量在各个团队之间流动起来。我认为这也是女性领导力的特质,用更包容和多元的方式,打造可持续生长的组织生态。
不局限于生活和职场,您认为当代女性的核心力量是什么?
胡迪:当代女性的真正力量,是把生活磨炼变成超能力。我们天生擅长多线作战:职场压力练出雷厉风行,家庭琐事磨出将心比心。这种切换不是负担,而是独有的“生存智慧”。更重要的是持久改变的力量——用专业能力慢慢撬动行业规则,就像硅谷女性用包容思维重塑AI伦理。
最可贵的是 “拉起手一起走”的本能:当姐妹们把各自的本事凑在一起,就能解决一个人搞不定的难题。 女性从来不是温室花朵,而是知道怎么在风雨里共同撑伞的人。
58同城是生活服务领域的领导者,随着市场上新技术、新需求的出现,您认为女性目前有哪些新的发展机会?
胡迪:技术赋能正为女性创造三大机遇:
第一,数字经济催生多元岗位。2024年女性求职量增长23%,女性职业在选择上更加多元化。AI进入家政、维修等领域后,“技术+人性”的双重能力成为核心竞争力,58同城数据显示,74%参与数字化培训的家政女性实现涨薪。
第二,社区经济重塑服务标准。女性凭借情感洞察力推动职业细分化:儿童陪伴师、专业陪诊师等新职业走红。58到家2024年上线12门高端课程,新职业培训报名暴涨218%,本土经验正通过香港及海外合作升级为国际标准。
第三,出海浪潮开拓国际舞台。在58业务出海进程中,女性从业者凭借语言优势与跨文化理解力,将中国生活服务模式成功落地海外,赢得全球客户认可。
当智能工具消解体力差异,社区需求日趋精细化,女性角色已从‘服务提供者’蜕变为‘行业定义者’——她们用专业重塑规则,以联结再造生态。
讲到出海,58也在做相应的全球化布局,除了业务规模的拓展,更希望为全球用户或行业带来什么独特的价值?
胡迪:58 同城的海外布局,核心还是想把 “安居乐业” 的初心从国内延伸到更广阔的场景里。目前我们的重点先放在了北美地区,这个区域更多是华人聚居、对生活服务需求多元的成熟市场,和我们国内业务积累的经验有不少可迁移的契合点。
初期的业务形态,我们没有急于铺开全品类,而是聚焦在 “生活服务” 这个切口:比如为北美华人社群解决租房、家政等高频需求。这些业务形态延续了国内 “信息精准匹配” 的核心能力,但会根据当地文化和法规做本土化调整。
说到底,我们不想把全球化做成简单的业务复制。比起规模扩张,更想让 “便捷每一位用户” 的价值落地 —— 无论是当地居民还是跨境流动的人群,都能通过我们的平台更高效地解决生活难题。就像在国内帮助千万人扎根城市一样,希望在海外让更多人感受到 “安居乐业” 的确定性,这可能就是我们能带给全球用户和行业的独特价值:用本地化的服务温度,传递共通的生活向往。
保持对未知的兴奋感
才不会被行业浪潮拍在沙滩上
很早就注意到您手上喜欢带各种样式的串珠,是单纯喜好还是有什么特别的原因?
胡迪:对我而言,珠串是快节奏中的精神锚点。每粒珠子在指尖摩挲的触感,像按下生活的暂停键。而串珠的过程,其实也是耐心与专注力的训练,更是在高压时刻的一种精神留白。
您为什么选择“你还能被未知打动,世界就还辽阔”这句话作为自己的视频号简介?
胡迪:这句话是我的好奇心充电桩。
职场越往上走,越容易被经验捆住手脚。我要求自己每周必须接触新东西,学00后玩新软件,听老师傅讲老手艺。这些看似不务正业的探索,往往在关键决策时冒出火花。
保持对未知的兴奋感,才不会被行业浪潮拍在沙滩上。
请您对正在努力奋斗的年轻职场人分享一些寄语和建议。
胡迪:新的时代机遇下,建议当代年轻人可以重点关注三个方面:
关于能力发展:未来职场边界日益模糊,企业更需复合型人才。建议年轻人在深耕专业的同时,主动参与跨界项目,培养“技能深度+协作广度”的综合能力。例如:技术人员学习业务洞察,服务岗位掌握数字工具,通过跨领域实践提升不可替代性。
关于核心价值:当AI承担标准化工作后,人类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创造意义感——将技术能力转化为解决社会痛点的方案。保持“知不足”的清醒认知与“不知足”的进取心态,找到技术与人文的结合点。
关于全球视野:职场已无地域局限。既要扎根中国市场的独特场景(如县域数字化、银发经济),也要关注国际趋势(如东南亚灵活用工、北美零工模式),用开放思维学习多元文化,将本土经验转化为全球解决方案。
真正的成长是专业深耕与跨界探索的统一、技术应用与人文关怀的平衡、本土实践与国际视野的融合。愿你们以清醒认知锚定方向,以开放心态拥抱变化。
回顾您在耶鲁创新学者项目的学习,哪些体验或洞见对您产生了最深远、或许也是最意想不到的影响?
胡迪:耶鲁创新学者项目的这段经历如同在思维宇宙中引爆了一颗“认知奇点”,其能量至今仍在重塑我的决策逻辑与战略视野。
最深刻的启示来自“政治部落”课程——它让我意识到配资股票的合法平台有什么,任何商业决策都需置于地缘政治与经济秩序重构的宏观语境中。在业务出海进程中,58同城将国内成熟的生活服务模式与经验推广至海外市场,通过深度解构本地文化基因与需求特性,实现服务模式的动态校准与价值再造。耶鲁的经历如同一面棱镜,让我看清商业的本质:所有创新终要回归到对“人”的理解与尊重。
翻翻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