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配资平台股票配资门户 叫停“黑鹰”!马来西亚最高元首称:别让飞行员坐进“飞行棺材”
马来西亚的最高元首易卜拉欣最近公开批评国防部的军购计划炒股配资平台股票配资门户,他怒斥道:“我们是要把飞行员送进‘飞行棺材’吗?”这一番话直接砸碎了马来西亚原本价值1.87亿令吉的“黑鹰”直升机采购计划。
这项计划原本在2023年就签署了合同,但经历了多次波折,直到2025年8月才重新启动。没想到,在易卜拉欣的强烈反对后,这笔交易就戛然而止。作为马来西亚武装部队的最高领导人,易卜拉欣提醒国防部,历史已经证明,过度依赖进口的二手武器系统极为危险,应该三思而后行。他更直言不讳地表示,国防部内充斥着一些充当军火代理商的退役将领,甚至连纺织公司都参与到无人机的销售中,军购已变成了某些人的生意。
这番严厉的批评显然不仅仅是针对“黑鹰”直升机的采购。事实上,这一事件只是马来西亚军购混乱局面的冰山一角。易卜拉欣指出,军购中的中间商和不透明交易背后,潜藏着巨大的腐败风险,若不根本解决这些问题,无论财政部门投入多少资源,军备更新的资金需求都将永无止境。
展开剩余75%“黑鹰”直升机本身有着不小的名气,自1979年投入使用以来,已在全球36个国家服役,累计飞行超过1500万小时。虽然它一直是美军的空中主力,但这架直升机的安全记录却不容乐观。1993年,摩加迪沙战役中“黑鹰”直升机被击落,2023年又发生了在肯塔基州的空中相撞事故,导致9人死亡。今年1月,在美国华盛顿附近的里根机场,黑鹰还与客机发生了碰撞。从2020年到2024年,“黑鹰”事故数量仅次于“阿帕奇”直升机。马来西亚海事执法局的一架“黑鹰”直升机曾在马六甲海峡坠毁,而今年4月,马来西亚军方也发生了类似的致命相撞事故。在这样的背景下,租用这些机龄已超过30年的直升机,易卜拉欣的愤怒是可以理解的。
易卜拉欣不仅仅在批评“黑鹰”事件。他明确表示,马来西亚国防部存在严重的军购问题,其中不乏一些“退役将军”充当军火推销员的情况,导致本应为国防服务的军购变成了商业利益的温床。五年前,他就曾公开质疑过一项特种部队船只采购案,当时预算500万令吉,他表示自己可以用不到一半的钱买到更好的船。此外,承诺在2022年完工的特种部队训练泳池,至今依然没有动工。这些零星事件背后,暴露的都是军购体系的弊端。
去年,马来西亚审计署的报告更是揭示了一些惊人的事实:一份价值78亿令吉的装甲车合同,承包商推迟交货两年,结果却没有受到任何惩罚。而海军的新舰计划,计划建造18艘战舰,却只交付了4艘。更令人震惊的是,近海战斗舰项目从2011年开始投资60亿令吉,到现在一艘战舰也没有完成。这些问题反映了马来西亚军购体系中的延误、预算超支以及装备质量不符合需求的严重问题。
这些问题不仅仅影响到马来西亚的军事能力,也暴露出军购体系中的腐败和管理失能。易卜拉欣曾警告:“如果你们不知道价格,先来问我”,这句话揭开了军购中的许多不为人知的丑闻,暴露了很多人心照不宣的腐败。更重要的是,易卜拉欣还抨击了美国的军售战略,指出这些军售交易背后,实际上隐藏着对国家的控制和依赖。美国的“黑鹰”直升机早已不仅仅是武器,它更是美国战略外交的一部分。通过向全球推销武器,美国不仅仅是在赚钱,还在通过军售“绑架”国家的战略关系。
东南亚国家并不陌生于这种做法。马来西亚早在80年代就曾买过美国的二手“天鹰”战机,结果由于事故率高,只有不到一半的飞机能够使用,这笔交易最终被提前终止,军方和政府为此争论了十年。因此,易卜拉欣的警告“不要重蹈覆辙”实际上是在提醒马来西亚避免重蹈过去的覆辙。
然而,尽管易卜拉欣的愤怒表露无遗,能否通过这次发声推动真正的改革,仍然是一个未知数。马来西亚国防部已经表示将重新审视其他军购项目,但仅仅靠一次强硬的发声,可能并不足以解决根深蒂固的制度性漏洞。那些拖延交付的舰艇、装甲车和其他军事装备,背后涉及的是深层次的利益纠葛和管理上的严重失能。易卜拉欣的怒火是否能转化为真正的改革动力,依然有待观察。
发布于:天津市翻翻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